鲁迅和胡适的教育观
1教育目标
鲁迅和胡适都把教育作为救国之本,不过鲁迅是全民教育,目标是改造“国民的劣根性”,使他们最终有“人的价格”。鲁迅认为“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的人“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但现实中人是没有做人资格的,要改变残酷的现状,只有“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解放人性,普及教育。”鲁迅认为,教育能解放人性,实现“人”的价格。他批判的抨击几千年的孔孟教育是愚弱国民的,禁锢人性的。阿Q、狂人之类都是封建经济与政治压迫统治的变形物,中了旧习惯旧思想的毒太深。”他认为愚民的发生,是愚民政策的结果。旧教育的核心是尊孔读经,一是教育统治者的子女学会做官,二是麻痹劳动群众,使他们充当统治者驯服的奴仆。要改变国民的奴隶现状,破除习以为常的精神胜利法,使扭曲的国民复形,必须铲除旧文化,旧道德,消灭产生毒菌的温床。要对“愚弱的国民”进行“尽力的教育”、“普及的教育”,使他们推掉头上的大山,打碎脖子上的枷锁,成为独立、自主、自由、强健的人,同时也“须有相当进步知识、道德、品格、思想”,国民“劣根性”得到根治,麻木状态的国度”就不再麻木了,立人“兴国”的宏伟蓝图就可一步步实现。
不过五卅运动后,鲁迅的教育思想变得更为深刻,他认识到社会仍是一个“铁屋子”,“食人的筵席”没有动摇之前,“尽力教育”“普及教育”是不现实的,没有政治、经济的保证。所以他说“教育独立”是骗人的鬼话,而改造社会,进行革命,才是当务之急。很明显,鲁迅的教育是以革命为前提和保障的,同时教育又能促进更多的国民成才来影响革命的开展。
与鲁迅相比,胡适的“教育救国”主张,是社会改良主义的具体体现。他一生从事教育的时间最长,而且留美时就产生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他认为教育应该是比武力更根本深刻的措施。他曾在日记中写道: “国无海军,不足耻也。国无陆军,不足耻也。国无大学,无公共藏书楼,无博物馆,无美术馆,乃可耻耳。我国人其洗此耻哉!”他认为教育才是建立新中国的基础,并强调“这是由低层基础做起。”五卅运动后,他发表《爱国运动与求学》,文中强调 :“救国是一件顶大的事业⋯⋯救国的事业须要有各色各样的人才;真正的救国的预备在于把自己造成一个有用的人才。”在胡适看来 ,教育不仅是接爱人类遗产的必须途径,增加生产力的重要源泉,而且能够提高人的素质。1946 年出席伪“国大”的胡适呈交了《清政府注意教育问题》的提案,提出了“教育是立国之本,亦为施行民主政治基础。”
很明显鲁迅是在推翻传统社会的基础上建设全民的平等的唤醒真正人的教育,而胡适是在现有社会基础上倡导适应新时代的新型教育。在当时国难当头、民不聊生的情况下,鲁迅的主张更为有力,更贴合实际,更有冲击力和战斗性,而胡适的主张不仅救不了国,对教育本身,也不可能发生实际功效。不过,如果站在当下的教育现状去评价胡适的教育思想,会发现他参与学制改革和主持办学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他 1922 年所拟的学制草案规定:小学初级四年,高级二年;中学定为六年,以三三制为基本形式,以四二或二四为变例;大学定为四年到六年,实行选科制。其宗旨是:适应社会进化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重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这种学制政策是颇为民主和科学的,甚至很多方面我们现在仍在持续,所以胡适在当时提出很有前瞻性。
总之,就目标而言,鲁迅是用新教育反旧的愚民政策,争取国民实现做人的价值,从而救国;胡适是用新教育反旧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从而救国,都有沉重的救国担当。
2国民教育
鲁迅关于儿童、青年、妇女教育的思想,是他“立人“救国”全民教育蓝图的血肉,而胡适主要关注的是对以青少年为主的民族主力的教育。
鲁迅重视儿童教育,认为儿童的成长与国家的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相连,“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逆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鲁迅揭露传统的旧式儿童教育法,一是压抑禁锢,二是放任不管。前者培养的是“低眉顺眼,弯腰曲背的驯良百姓”,后者“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鲁迅认为对儿童的教育首先是父母要正视对子女的爱抚和教育,生则教之,并把儿童当独立的人来看待,采取“理解—指导—解放”的方法,解放孩子,培养其道德品质和勇猛性格。
对于青年,鲁迅持的观点是进化论式的,认为青年总比老年强。因此,他提倡青年学科学,学知识 ,强调学文科的也要重视学自然、科学,反对把青年关进实验室,变成“书厨”,认为青年要懂的“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的含义,青年人要完成扫荡食人筵席的使命,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青年人肩上的重任决定了青年人的教育是重中之重,青年人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要“真正懂得科学”。
关于妇女教育主要见鲁迅的教育问题小说《高老夫子》及杂文《寡妇主义》,他认为青年女子,与男子一样可成为“叛逆的猛士”,女子肩上有双重任务,一是创造新生命,抚育新生命,二是与男青年一道打碎“铁屋子”,掀翻“食人的筵席”。妇女应该和男子一样享有正规教育,同时鲁迅认为中国的妇女教育是和妇女解放同步进行的。
鲁迅是就儿童、青年、妇女本身,强调教育的紧迫性,而胡适是通过强调教育设备体系、管理机构和方法的教育手段,来体现对青少年的重视。
首先,胡适主张建立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强调建设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他认为 :“盖国内大学,乃一国教育学问之中心;无大学,则一国之学问无所折衷,无所附丽,无所继长增高。“盖国内之大学,乃一国学术文明之中心;无大学,则输入之文明,皆如舶来之入口货,一入口立即消售无余,终无继长增高之望。”他主张大学一要区分类别层次,以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二要把握重点,以培养不同方面领域的人才;三要注意教育的层次,以使重视知识的传输过程。
其次,就治学方法而言,他在《胡适文存》第一集和第三集自序中明确指出::我这几年做的讲学的文章,范围好像很杂乱,目的却很简单,我唯一的目的是注重学问思想的方法。”他反对钻入“故纸堆”脱离现实的研究,强调寻求事实和真理的精神。他一生奉为圭臬的治学方法“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不仅影响他的学生吴健雄 、杨振宁、李政道、罗尔纲、吴晗、顾颉刚和傅斯年,而且对于今天的学生也有许多启示。
最后,胡适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他认为课余生活和课堂学习对青少年的身心同样重要,所以支持学生文娱活动的积极开展。同时他强调每个学生必须要具有能力、智力、感情,三者缺一不可。他还明确提到少年中国的精神,从人生观的角度强调,“第一须有批评的精神,第二须有冒险进取的精神,第三须有社会协进的观念。”胡适的观点对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3对教育者的要求
在对教育者应具备素质的要求上,胡适与鲁迅侧重点仍不一样,但有互补的倾向。
适以自己的执教行为为表现,突出他对教育者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不落窠臼,敢于创新,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风格要清闲独特,深入浅出,条理清晰。教学管理要严格严肃,认真对待作业批改和成绩考核。胡适强调的是教学管理和方法,而鲁迅明确提出的是教师应具备的知识、品质、才干与思想。他认为,一个教师,对待教育事业,应是全身心的投入,全身心的奉献,而不取回报。“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进去,以饲别人。”教师应为“腐草”“梯子”“木石”。“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在鲁迅的心目中,教育者,师长,是一个神圣崇高的事业。只有教育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具有“研究”,能思考”,有决断”,而具有毅力”,同时,乐于奉献,甘做孺子牛,才能使自己的学生在“尽力的教育”“普及教育”中获得“相当进步的知识、道德、品格、思想。”师生共同向“人”的价格靠拢。
总之,鲁迅与胡适的教育思想,是他们所处时代先进知识分子对于整个民族全社会进步发展的思考。鲁迅的教育思想在当时社会掀起波澜,胡适的教育思想,对当下教育意义不断。他们的伟大正在于他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