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孩子沟通,孩子才能听进去
01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生活中,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当你告诉孩子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你的孩子根本不予理睬;当孩子闹情绪、发脾气时,尽管你耐着性子讲事实、摆道理,但是基本没有效果。
孩子为什么如此地难沟通呢?
建议转换一下角色来理解这个问题,假设你是孩子,当你遇到问题,情绪极度低落时,有一个人,他无视你的感受,甚至否定你的感受,只是一味地站在高处指点和评论,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这就是问题所在。在教导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往往看重的是结果,而孩子在意的是此时此刻的感受。
当孩子不开心的感受遭到否认或忽略时,通常会变得更加难过。因此,尊重并接纳孩子的感受是开启沟通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02
怎么才能让孩子“听话”?
家长要如何做才能顺利地开启沟通大门呢?书中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1.首先,学会倾听。
当你特别在意一个人的时候,倾听反而变得不那么容易。
因为你可能比当事人更加紧张和焦虑,希望第一时间帮助他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全神贯注的倾听可能是对他最大的尊重。有时候,简单的“嗯”或“噢”也好过频繁地提问。
在我们安抚孩子的时候,并不一定要马上找到原因,过多的询问有时候反而会给情绪不佳的孩子更多的压力,反而是倾听会让他们更加自然和放松。
2.接着是尝试说出孩子的感受。
说出孩子的感受是帮助孩子客观陈述情绪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客观陈述情绪就是对自我观察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培养。比如,
孩子:“我想用胶水把兔子耳朵粘上,但还是往下掉。”
直觉反应:“多试几次,不要半途而废。”
陈述情绪:“那一定让你很纠结。”
孩子在这句陈述里,不仅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理解,同时学习到此时的情绪状态叫“纠结”,当下一次这种情绪状态再次出现,他会很快辨识出它,并且可以客观地来看待这种情绪。
3.用幻想的方式给予他们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
情绪可以客观陈述,但不见得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如此。
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或者暂时做不到的,有时可以通过幻想的方式对孩子的感受予以肯定。比如,孩子想要出门玩滑梯,但现在已是晚上。
孩子:“我要出去玩滑梯,现在就要去!“
直觉反应:“现在都几点了?明天再去!”
幻想方式:“我想你一定特别希望现在就已经到了游乐场,那我们不如把房间想象成游乐场吧……”
大多数时候,孩子其实也知道他的要求不一定能实现,所以当他表达渴望时,你用幻想的方式对他的渴望予以肯定和满足,他也会非常高兴。
4.少用“但是”两个字。
“但是”是父母们经常会用到的话术。“你做得很好,但是xxx”、“妈妈知道你很想要xxx,但是xxx。”
相信即使是成年人,频繁被这两个字拒绝,也会感觉很沮丧。
当我们接纳了孩子的情绪,后面往往还要跟上一个“但是”,是因为我们安抚孩子的同时,也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给孩子一点合理的建议。
这个时候,我们其实可以用“问题是”来代替“但是”。
“问题是”表示现在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提出问题并鼓励孩子和我们一起开动脑筋找到解决的办法,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比“但是”带来的否定感更能激发孩子的动力。
5.用最能维护孩子自尊的方式寻求合作。
家长要求孩子做事情时,往往会认为自己是主导,而孩子是需要被支配和督促的一方。
没有人喜欢被他人指责、威胁和命令。
所以孩子常常会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视而不见。
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转换一下思维。
孩子与我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们在要求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寻求合作。
怎样才能与一个人更好的合作呢?
前提一定是尊重。
对于孩子来讲,就是选择最能维护他自尊的方式予以回应。
我们可以首先描述自己所看到的,然后简短地表达,给出提示,再描述一下自己的感受,最后提供一个选择,把主动权交还给孩子。
举个的例子:
孩子把香蕉皮扔到了地上,妈妈希望她能收拾好后扔到垃圾桶里。
用一个词简短表达:苏茜,香蕉皮!
描述你所看到的:香蕉皮掉地上了。
给出提示:踩到香蕉皮容易滑倒,应该放到垃圾桶里。
描述自己的感受:看到厨房地上的香蕉皮,我很不高兴。
提供一个选择:你可以把皮扔到厨房的垃圾袋里,或者扔到外面的垃圾桶里。
这里面,所有的表达,都是站在平等的角度,围绕着“尊重”来进行的。
当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自然也就愿意与我们合作。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学习到,“尊重”是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03
该不该惩罚孩子?
孩子到底该不该惩罚呢?
有些父母觉得约束孩子不当行为的办法就是惩罚。
其实,惩罚在大多数时候不见得有效,因为孩子在面对惩罚时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有些孩子会被激起强烈的逆反心理,有的孩子会想尽办法逃避类似的情况,还有的孩子会自怨自艾,对自己失去信心。
家长一味使用惩罚,有时候甚至忘记了惩罚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手段。
我们真正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问题出在哪,并解决它。
所以,惩罚是有替代方案的,这个方案就是坐下来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你的孩子在学校和同学打架了,这个时候,你要怎样去处理这件事才最有效呢?
1.首先,倾听并且回应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妈妈:“老师告诉我你在班上和同学打架了。我想听听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孩子:“那是因为xx先打了我的头,所以我才打了他。”
在倾听的同时,不要评论他所说的,鼓励他把所有的感受都表达出来。
妈妈:“哦,他这么对你,你不得不回击他。”
孩子:“是的。”
妈妈:“还有吗?“
孩子:“还有!还有……”
2.第二步,说出你的感受和需要(这部分最好简短)
妈妈:“看到你在学校打架,我心里也有一些难过。关于这件事,也许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
3.第三步,和孩子一起寻求解决方案。
说出我们的感受后,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发生这件事情的原因。
比如,当了解完整个事情的经过后,你发现同学打了孩子的头,起初只是想引起他的关注,并不是故意挑衅。
那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应当如何回应呢?
你可以和孩子一起集思广益,写下所有的想法。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评论想法的好坏,尽量让孩子自己多思考。
4.找出你们都可以接受的想法去执行。
选择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反思,更学会了独立思考。比起就一个偶然事件去惩罚孩子,让孩子学会如何去面对社会,如果处理身边的人际关系,才是更为重要的。
04
如何赞美孩子?
有的时候,孩子不仅会自动屏蔽掉我们的要求,就连我们的赞美也会选择性忽视。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是我们通常喜欢用“评价式的赞赏”来表扬孩子,诸如“聪明”、“漂亮”、“完美”、“最棒的”……
这些词太过空洞,一方面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对自己的关注不够走心,另一方面,孩子对自己其实有客观的评价,过度的赞美只会让他们羞愧甚至灰心。
那是不是我们就不再夸奖他们了?
当然不是。
你只需要把“评价式赞赏”转化成“描述性赞赏”就可以了。
什么是“描述性赞赏”呢?
就是描述你所看到的,进而描述你的感受。比如,当孩子把他画的画拿给你看时,你可以这样说:
“这幅画你画得很认真,我能想象到你有多么的专注。”
“我喜欢你画的这个太阳,它给我一种快乐、温暖的感觉。”
描述你看到的和你的感受,不仅肯定了孩子的努力,还帮助他们相信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从而有了继续努力的勇气和动力。
05
总结
“听”与“说”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流方式,但在当下许多家庭中,父母还会秉承“我说你听” 的传统观念,这导致很多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困难。
父母教育孩子一个最大的障碍就在于,父母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与孩子平等的对话。
学会倾听,与孩子共情比指责和说教更加有效。
当我们真的能够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孩子,你会发现,只有足够的真诚和尊重才能够打破壁垒,让亲子间的沟通越来越顺畅,让我们与孩子的关系越来越亲密。